龙川“小哪吒”闪耀文博会,千年杂技展示南国艺坛魅力
5月22日至26日,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乡村振兴展区展会上,龙川杂技等省级非遗技艺以精彩绝伦的表演,向八方来客展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生动诠释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在文博会河源馆和龙川馆,龙川杂技柔术钻筒《哪吒》《蹬技》等节目轮番上演,演员化身灵动的“小哪吒”,以柔若无骨的身姿穿梭于狭窄圆筒之间,行云流水的动作展现着千年杂技的精髓。
《蹬技》则通过高难度的动作技巧、精彩绝伦的技艺,全面呈现了省级非遗“龙川杂技”惊险与美感并存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群众前来围观,现场掌声不断。

龙川县杂技木偶山歌艺术团团长杨水萍介绍,此次把龙川非遗项目带到深圳文博会,目的是全方位展示龙川非遗独特性,更重要的是加强与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推动龙川非遗技艺更好地走出去,不断得以传承与发展。“希望能让全国、全世界的观众看到龙川杂技‘刚柔并济、平中见奇、险中求稳’的特色技艺,通过文博会平台,让我们的龙川杂技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杨水萍说。

龙川杂技起源于清末民初,其表演艺术兼具刚柔,于险境中求稳固,在平实中求奇特,表演手法出神入化,被誉为“南国艺坛一奇葩”,曾赴新加坡、美国等国进行巡回演出,荣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和“杂技发展创新奖”,2018年入选为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龙川杂技表演艺术也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在保留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元素,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融合起来,已发展成为集舞蹈、摩技、蹬、攀于一体的大型杂技艺术形式,其代表作有《蹬鼓》《蹬技》《顶缸》《顶技》《抖空竹》《晃管》《水流星》《椅子顶——攀登》《钻桶》等,推动省级非遗在时代发展中传承与发扬。

除了龙川杂技外,“手擎木偶戏”“客家山歌”“猫头狮”等省级非遗传统技艺也纷纷在深圳文博会亮相,通过工艺展示、展演、现场体验等方式,让八方来客沉浸式感受省级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今后,龙川县艺术团将持续以艺术为纽带,传承非遗技艺,传播岭南风情,讲好龙川故事,讲好广东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杨水萍表示。
南方+记者 黄敏立
通讯员 刘睿
【作者】 黄敏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 龙川“小哪吒”闪耀文博会,千年杂技展示南国艺坛魅力
-
点击:0 | 2025-05-26 20:14:00
-
- 刚刚,孙杨退赛!
-
点击:0 | 2025-05-20 11:11:00
-
- 景德镇“出土”西藏牦牛啦
-
点击:0 | 2025-05-19 05:44:00
-
- 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
-
点击:0 | 2025-05-17 10:24:00
-
- 一榫一卯 凝注匠心(传承)
-
点击:0 | 2025-05-11 1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