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兴乡青年创业大赛火热报名中!20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3:35:00    

青年朋友们是不是还在为找不到展示才华的舞台而烦恼?是不是还在为创业项目缺乏支持而发愁?是不是还在为落地实施而苦恼?现在机会来啦!记者从共青团云浮市委员会获悉,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云浮市赛暨云浮市第二届“市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正在火热报名中!20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大赛宣传海报

据介绍,大赛主题为:“青创助力百千万 兴乡赋能县镇村”,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腾讯集团指导,广东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共青团云浮市委员会、云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云浮市科学技术局、云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云浮市农业农村局、云浮市商务局、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云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云浮市总工会、云浮市妇女联合会、云浮市科学技术协会、云浮市供销合作联社、云浮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云浮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由云浮市青少年宫、云浮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云浮市创业就业促进会协办。同时,大赛获得了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建设银行云浮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云浮分行、广东省云浮市副食品公司、广东木棉乡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

大赛自通知之日起至4月22日接受报名。初赛时间为2025年4月24日,2025年4月27日进行创业培训,2025年4月28日进行决赛。以上日程具体时间以最终公告为准。

初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专家进行线上评审,每组均选出15个项目进入决赛。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专家及创业导师对入围决赛的项目不分类别进行路演评审,采用“6+4”评审模式,即6分钟展示,4分钟问答模式,评选出一等奖1名,奖励50000元;二等奖3名,各奖励30000元;三等奖6名,各奖励10000元。

大赛分为两个参赛组别,第一种是智慧新农业,由个体或10人以下小团队发起。鼓励创业群体围绕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创新创业。重点鼓励与云浮现代农业产业匹配,能推动云浮特色农业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项目,如南药产业智能化、无核黄皮精准种植等。第二种是乡村新业态,由个体或10人以下小团队发起。鼓励创业群体突破传统农业框架,探索乡村振兴领域的跨界创新和数字化解决方案。重点鼓励结合云浮丰富资源打造的新业态,如包括咖啡、露营地、民宿、非遗体验、研学等乡村休闲文旅业态,农业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相关主题农文旅融合业态。

参赛团队可以兴乡合作社形式报名参赛,须由3人及以上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学员联合发起,包括智慧新农业和乡村新业态的全部项目方向。

大赛要求参赛人员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以2025年3月30日作为划分年龄的界限,且为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学员。包括但不限于高校在读大学生、乡村振兴青年人才、返乡青年创业者、青年退役军人、“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队员、青年典型户或者培育户户主等拥有创业想法或有创业项目的青年人群。主办方特别提醒:非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学员,请扫码参与2025年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万人火种线上班,完成相关课时即可获得结业证书及学员身份。

2025年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万人火种线上班报名二维码

大赛要求项目符合以下条件:

智慧新农业、乡村新业态组报名项目实施主体均要求为独资、合资、合伙企业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创业实体的法人或股东。

兴乡合作社团队报名项目可以为待实施的方案或已落地的合作项目。如能注册主体开展项目实施可以获得资助,优先资助已落地实施的合作社项目。

参赛项目需提供商业计划书、路演PPT、营业执照、相关专利产品或技术认定证书等相关证件复印件。兴乡合作社团队报名项目可以不用提供营业执照。

大赛为参赛项目提供五项支持措施:

第一是知识产权服务。对入围决赛的项目提供知识产权申请、检索等服务。对获奖项目提供专利导航、预警、侵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和分析服务。

第二是培训提升服务。将参赛者纳入云浮市“百千万工程”万名创新创业就业青年培育计划,常态化开展线上课程培训和线下乡创基地实践,并推荐进入决赛的参赛者参加团省委组织的各类兴乡创业培训。

第三是创业支持服务。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扶持政策,组织各大银行对进入决赛项目予以一定金额授信,助力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申请青年创业贷款贴息。

第四是落地对接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项目落地对接会和考察交流活动,积极牵线对接政府、投资、金融等资源渠道,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参与政银企村(户)共建项目。

第五是赛事推荐服务。对获得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创业团队和企业将择优推荐参加“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

有意向参赛者请下载附件中的报名表和商业计划书进行报名填写,并发送到大赛指定邮箱yftswbgs@126.com。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高嘉敏图 |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