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行业的年轻人
新华社天津4月5日电(记者尹思源)这两年,“00后”从学校毕业踏入职场,和“前辈”们相比,他们的就业理念更加多元,一些在传统观念里让人“退避三舍”的行业中,时常能看到“00后”的身影。
在天津市第三殡仪馆,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的“00后”小伙李腾飞就选择成为一名殡仪从业人员。
“我和殡葬行业结缘,要从高中说起。”李腾飞说,高中时期一次偶然机会,他观看了电影《入殓师》。“电影中有句台词说,‘死亡是一扇门,逝去并非终结,而是走向下一段旅程’,这句话让我感觉殡葬行业或许是一个‘被误解’的行业。”他说。
带着这种认识,李腾飞在高考报志愿时填报了殡葬相关专业。

“父母特别反对,他们担心我在婚恋、社交方面受到影响。”李腾飞说,父母强烈建议他“换一个专业”。
但真正系统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的李腾飞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人们很少谈论‘死亡’,甚至避讳‘死亡’,但学习这个专业让我意识到,消除对死亡的误读,能让人对生命有更深刻的感悟。”在校期间,李腾飞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提升专业技能上。
入职后李腾飞才发现,做好这项工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安抚家属情绪、做好告别仪式的流程设计、化解部分家庭的矛盾纠纷……这些工作的复杂程度,仅靠专业知识远远不够。
2024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正在值班的李腾飞接到任务,将一具老人的遗体从医院运往殡仪馆,但老人的家属身在外地,要等到深夜才能赶到天津。电话里,逝者家属因无法马上赶到而焦急万分,几度因情绪激动说不出话。
“您先别急,路上注意安全,这边有我,您放心。”李腾飞一边妥善处置遗体,一边安抚家属情绪,家属赶到后,又帮着跑前跑后办理各项手续,直到确定逝者家属回到住处才放下心,天蒙蒙亮才躺下休息。
遗体火化当天,逝者家属紧紧攥着衣角站在角落,身体不受控制地发抖,李腾飞看到后递上一杯温水,轻声安抚着。业务办结,这位家属紧紧攥着他的手连声感谢。“那一刻我觉得我就像电影《入殓师》里的主角一样,既让‘逝者身安’,也让‘生者心安’。”李腾飞说。
他的坚定选择也逐渐打破了父母对殡葬行业的固有认知。一次跟家里人视频聊天时,父亲一脸认真地对他说:“这份工作是有意义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坚持下去。”
除了父母的认可,更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同样让李腾飞感到开心。
“‘死亡’并不是一件需要忌讳的事情,明白了什么是‘死亡’,才能更好懂得‘活着’的意义。”李腾飞说。
-
- 麦智荣:与人工智能对话的个护哲思
-
点击:0 | 2025-04-05 21:26:00
-
- 殡葬行业的年轻人
-
点击:0 | 2025-04-05 17:54:00
-
- 上海市中心开出首家“生命花店”,不仅卖花,还交换人生故事
-
点击:0 | 2025-04-04 07:05:00
-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1日实施,将带来哪些利好?
-
点击:0 | 2025-04-03 14:44:00
-
- 上班到底是“医丑”还是“医美”?网友吵翻了!
-
点击:0 | 2025-04-03 1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