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脚步丈量自然,开启一场生态与文化的探索之旅
春风拂柳,碧波荡漾,玄武湖畔,一方水土滋养一方少年。新学期,南京玄外附小的“玄武湖课程”升级啦!玄外附小德育部门重构顶层设计,细化各年级德育锚点,编织“年级分层、素养递进、知行合一”的德育脉络,搭建“自然观察—文化体认—历史责任—生态担当”的四阶目标链,助力玄小学子稳步迈上从“感知”到“担当”的德育成长阶梯。


在这片承载着千年文脉的“金陵明珠”畔,玄小鹿们日前再次开启一场生态与文化的探索之旅。从水生植物的微观世界到城墙砖石的岁月密码,从诗词歌赋的千年回响到水利工程的智慧结晶,玄小鹿们以脚步丈量自然,以笔墨对话历史,用科学守护生态,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后湖故事”。
荇菜花开,诗经里的浪漫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梁洲水域边,二年级的孩子们手捧研学手册,吟诵着《关雎》中的诗句,目光聚焦于湖面上一簇簇嫩黄的小花——这正是《诗经》中象征浪漫的荇菜花。通过放大镜观察,孩子们发现荇菜的叶片如迷你荷叶漂浮水面,根系却深深扎入水底淤泥。“原来荇菜是水质‘检测员’,只有干净的水才能让它们安家!”一位小研究员兴奋地记录道。从自然观察到文化溯源,一粒诗意的种子悄然萌芽。
画笔留绿,创意标语护清波


三年级的孩子盯着碧波荡漾的湖水,用画笔勾勒出芦苇的挺拔、睡莲的慵懒,更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螺类背壳的年轮纹路。一位同学感慨:“原来狐尾藻的叶片像小梳子,能过滤水中杂质!”结合所见,孩子们为玄武湖设计标语:“护一湖碧水,绘生态画卷”“水清鱼欢跃,城美共守护”!稚嫩笔触传递着守护玄武湖碧波常清的决心。
诗词雅集,湖光山色皆成句


“台城烟柳今犹在,十里长堤入画来!”四年级的诗词研学以四季为轴,串联起玄武湖的千年文脉。梁洲小组朗诵韦庄的《台城》,用深情朗诵演绎六朝兴衰;樱洲小队以李商隐“玄武湖中玉漏催”为引,绘制“春樱映城图”;通过朗诵、讲解、表演等多种形式,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玄武湖诗词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他们深刻体会到玄武湖不仅有自然之美,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诗词的浸润下,玄武湖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变得别具韵味。
城门密码,触摸六百年时光


“玄武门为何又称‘丰润门’?”“城砖上的铭文竟是‘责任到人’的明代质检记录!”五年级的“城墙侦探”们带着问题走近城墙。出发前,他们查阅资料,发现玄武门曾是明朝都城防御体系的核心;研学中,他们记录城砖文字、观察瓮城结构,用思维导图揭秘“糯米灰浆”的建造智慧;研学后,一句“砖石不语藏春秋,守护金陵靠你我”的标语,凝聚了对文化遗产的深情。
生态守卫,水城共生的科学答卷


六年级的探究充满“硬核科技”。学生们实地考察北湖泵站,图解其“抽排联动”的防洪原理;通过“水陆温差实验”,验证玄武湖夏季降温3-5℃的“天然空调”效应;此外,他们用画笔描绘出玄武湖的 “超能力”,如湖水蒸发带来清凉的云雾、柳树根系过滤污染物的场景以及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这次生态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对玄武湖的生态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保护生态的热情,为守护城市 “绿肺” 贡献力量。
从荇菜花的诗意到泵站的智慧,从诗词的韵律到城砖的纹路,玄小鹿们以多元视角解码玄武湖的生态与文化基因。教育不该囿于课堂,而应让孩子在自然与历史的交响中,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环境守护者。春日的玄武湖,正因这群少年的探索,焕发出更动人的光彩。
通讯员 徐珮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呢记者 曹卢杰
校对 陶善工
-
- 以脚步丈量自然,开启一场生态与文化的探索之旅
-
点击:0 | 2025-05-01 11:11:00
-
- 兰州城关区推出沉浸式红色剧本体验项目《春风替我遇见过你》
-
点击:0 | 2025-04-30 17:32:00
-
- 巴山夜雨耀香江 重庆文创IP亮相2025香港国际授权展
-
点击:0 | 2025-04-30 13:32:00
-
- 文汇视讯 | 红色基因点亮城市生活,150余项精品活动等你来“约”!
-
点击:0 | 2025-04-30 11:44:00
-
- 长沙各区县市“五一”纷纷推出多元文旅新场景,助市民游客“花式”过节
-
点击:0 | 2025-04-30 0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