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飞絮惹人烦,江苏林业专家揭秘:都是雌株杨树“作怪”,解决问题需要雄株杨树来替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9:50:00    

4月的南京进入了“飞絮飘飘”的季节。站在路边,时常会被飞絮迷住眼睛,飞絮进入鼻孔就是喷嚏不断。这样的事情不局限于南京,全省其他城市也存在类似情况。许多市民对于飞絮非常烦恼却又无可奈何。那么,飞絮究竟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哪些树木容易产生飞絮,哪些不容易?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对“飞絮”进行了大起底。

飞絮究竟是什么,从哪来?

春天,当飞絮粘上衣襟,落在发梢,你的心中是否会有个疑问:这飞絮是什么,究竟来源于哪个树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忠意表示,其实,春季那缕缕飞絮不仅来源于杨树,还来源于柳树。对于时常迷了双眼,导致过敏性结膜炎的是另一种大家熟知的大树——二球悬铃木(拉丁学名Platanus acerifolia),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法国梧桐。

杨树、柳树的飞絮常常是包裹着细小种子的白色丝状长毛,而二球悬铃木的飞絮则主要来自于它成熟后的球果和幼枝、新叶上飘落的灰黄色绒毛。较之杨柳树飞絮,二球悬铃木的飞絮更细小,更容易飞入人们的呼吸道和眼中。

二球悬铃木果序散开后的状态 教忠意 摄

杨絮常被称作“杨棉”“树毛子”,那是因为它与我们常见的陆地棉(拉丁学名Gossypium hirsutum),也就是棉花的棉毛粗看来很相似,但其实杨絮是杨属植物种子上附着的白色丝状长毛,它的中间隐藏着杨树细小的种子。杨树果实成熟后便自然开裂,附着在种子上的丝状长毛随之伸展,并在风力的作用下,带着那些细小的种子飘落各处,吸附水分、尘土等,帮助种子固定和生根发芽。因此,那些貌似棉絮的杨絮其实是杨树种子传播的秘密武器。

路边的杨树飞絮 教忠意 摄

并不是所有杨树都会产生飞絮。教忠意称,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的通称,并不单指一种植物。《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中已记录了在中国生存繁衍的杨属植物176种,其中,种一级有84种,亚种1种,变种66种,变型13种,杂交种9种,杂交种中的变种3种。《江苏植物志》(2013)则记录了全省有分布的银白杨、毛白杨、响叶杨、小叶杨、小钻杨、加拿大杨、钻天杨等7种杨属植物。

杨属植物中,除大叶杨等偶尔有雌雄同株现象存在外,几乎都为雌雄异株。初春时节,那漫天的飞絮便是达到性成熟年龄的雌株杨树在借助风力传播它们布满白色丝状长毛的种子,而雄株杨树则会在释放完花粉之后,那一串串如毛毛虫般的雄葇荑花序便整串脱落,没有一丝杨絮。

飞絮如此“扰”人,主要来自于雌株杨树

据测算,一株成年雌株杨树每年大约会产生1公斤左右的飞絮。杨絮质轻而蓬松,极易附着在织物、头发,以及居室的纱窗上,且不易清理。杨絮在飘飞的过程中还会吸附一些微小的颗粒,比如花粉、灰尘等,当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并吸入带有大量飞尘病菌的杨絮等颗粒物后,就容易出现打喷嚏、咽喉肿痛、呼吸急促、流鼻涕等症状,部分人接触杨絮后,还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同时,这杨絮虽轻盈如棉,但却没有棉花纤维的韧性,无法作为纺织原料或被子等的填充物,并且杨絮燃点较低,遇到明火后,会迅速燃烧并蔓延,难以控制。

江苏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的美洲黑杨、欧美杨无性系,因为它们生长速度非常快,特别适应江苏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而被大面积推广,逐渐成为江苏栽培面积最大、最为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几十年来,这些从国外而来的杨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同时,通过在农田林网建设中的应用,抵挡了风灾等对农作物的危害,保证了粮食的稳产增产,功不可没。

然而,江苏主栽的杨树品种I-69杨、I-72杨等几乎都为雌株。一到初春,大量进入成熟期的雌株杨树们便借助风力传播它们的种子,漫天的飞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

治飞絮不能“一刀切”,树种结构调整才是科学办法

那么,该怎么控制杨絮扰民的问题呢?是不是只能把杨树都砍伐掉呢?答案是否定的。林业工作者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已经找到了几种防治杨树飞絮的办法。一种是化学防治,在进入成熟期的雌株杨树开花前,喷洒或者树干注射抑制花芽分化的药剂,干扰雌花形成,实现控制飞絮的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成本较高,且可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危害。一种是物理防治,就是在雌株杨树飘絮的时节,利用水车、雾炮车等特种设备喷水,使飞絮沾水后落地,再及时清理,以此来控制飞絮,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对环境几乎无害,但在飞絮爆发期间需要进行高强度作业,较为繁琐‌费力。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防治方法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树种结构调整。通俗讲,就是用不飘絮的雄株杨树和其他树种来逐步替换现有的雌株杨树。适合在江苏大地上生长的雄株杨树有不少,它们具有和目前主栽的雌株杨树品种一样的速生、抗逆等优点。

35杨高效营林技术示范 王红玲 摄

苏杨7号良种苗木繁育示范 王红玲 摄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多年研究,先后在盐城、宿迁、淮安、南京等地开展多年育苗和造林示范且广受好评的两个雄株杨树良种:苏杨7号、35杨。未来将有效促进项目区森林碳汇能力的提升,同时缓解当地杨树飞絮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困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