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天的深圳文博会闭幕,湖南展馆“文化+科技”创新奔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9:03: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6日深圳讯(特派全媒体记者 刘俊)“小瑞您好,我想了解一下人面纹方铜鼎。”“好的,人面纹方铜鼎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颜色碧绿,头部略大于底部,上部有兽面纹……”25日,特地从东莞前来参观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的陈小姐和冯小姐走进湖南展馆,见到“AI数字人交互”展柜前挤满了人,也忍不住上前试一试。

这是湖南博物院和宏瑞文博集团联合研发出品的AI交互数字展柜,现场展出的除了“AI数字人交互”展柜之外,还有多功能数字文物展柜、空气成像一体机,这3款“数实融合”数字文物展柜通过虚拟技术,让观众近距离观赏文物的每一处细节,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

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总面积1134平方米的湖南展馆以“湖湘文脉 科创未来”为主题,以湖湘文脉传承为核心,将湖南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成果展示给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

当“千年文物”遇上“数字魔法”,让文物瑰宝焕发新生

“我们带来了三种不同的交互创新方式,向大家展示湖南博物院的三件藏品。”现场,宏瑞文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事业部总监张梓睿正在向观众展示空气成像一体机。只见她轻触画面上的狸猫图标,文物“彩绘狸纹漆盘”背后的历史故事、狸猫的寓意、古代贵族的生活器具的使用场景一一呈现,带领观众开启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探索之旅。

纵看千年时光流转,科技创新始终是文化跃迁的底层逻辑。

当前,湖南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唤醒”了无数文物瑰宝,形成了文创、餐饮、展陈、休闲等多种“文化+消费”的综合业态,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盛势。

马王堆汉墓挖掘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湖南博物院携手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知了青年打造的“数字汉生活”项目,推出了马王堆纹样数字基因库、马王堆新汉隶字体库等,让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应用范围再次扩大。

“‘马王堆纹样数字基因库’是基于3000余组汉代漆器、丝织品纹样构建的系统性汉代纹样数据库,通过对马王堆文物中的经典纹样进行系统采集和数字重建,实现了纹样高精度还原、文化寓意解读及二创功能,让数字资产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硬盘里,而是真正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产品负责人郭帆告诉记者。

当AI撞开文化创意之门,让湖湘IP走向世界

本届文博会吸引了全国6000余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海外线上线下参展商达300余家。在这里,不仅能让大家领略湖湘文化魅力,也推动湖湘文化“走出去”,开启文化交流互鉴的探索之路。

万兴科技旗下全新视频创意软件万兴喵影鸿蒙版、万兴播爆、Wondershare SelfyzAI、万兴“天幕”大模型等AI创新成果亮相,这也是万兴喵影鸿蒙版在文博会的首次亮相。“万兴喵影鸿蒙版是首款适配鸿蒙电脑的专业级视频剪辑软件,实现了20多项功能的深度适配,最大的特点是‘触影成片’,将给创作者带来全触控的高效智能剪辑体验。只要通过捏合缩放、滑动拖拽等操作,就能完成视频剪辑。”万兴科技品牌经理李婉君介绍。

在万兴科技的技术体系中,不难找到湖湘文脉及中华文化的元素。例如,输入《岳阳楼记》文本,万兴喵影即可生成融合古风特效与《渔舟唱晚》背景音乐的短片;使用“天幕”大模型视频风格化功能,便能焕新呈现传统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万兴播爆以支持300+数字人形象、80+语种音色的优势,面向全球市场构建AI数字人矩阵,打造文化出海的“数字桥梁”……目前,万兴科技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用户超15亿。

肆玖科技的展示区人气火爆,大家纷纷来感受“自己当设计师”的成就感。“肆玖科技-乐立克带来了面向消费者的文创DIY设备。”肆玖-乐立克负责人郑海超介绍,以往大家想做文创产品,需要找工厂、找商家,如今用文创DIY设备能让创意运用在帆布包、拼图、行李牌、T恤上,让普通消费者也能在家里体验DIY文创的乐趣。据了解,作为一家跨境电商企业,肆玖科技研发了智能刻字机、智能热压机、高分子膜材料、绘图软件、图形内容库等产品,目前已累计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覆盖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在湖南馆的主形象区大屏幕上,巨幅“芒果出海数字地图”引人注目,展示了湖南广电芒果TV国际APP和国际社媒上的芒果内容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播放数量。据了解,目前芒果TV国际APP累计下载用户2.88亿,力争在2027年实现日活300万、营收过10亿的“三连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