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假神医”被立案调查,为谁敲响警钟
又一“神医”栽了!4月25日,总台中国之声独家报道了电商平台热销的养生贴“苗古金贴”涉嫌虚假宣传。该产品号称由传承“千年秘方”的非遗传承人制作,但该传承人实为AI生成,产品页面展示的“非遗传承人”证书则为机构非法制作。针对有关违法线索,福建厦门相关部门连夜开展核查处置。经初步核查,报道中涉及的多家相关企业在多家电商平台共计开设9家网店,主要销售“苗古金贴颈椎贴”等医疗器械产品。执法人员已当场对相关证据进行提取固定,责令当事人将上述产品链接全部下架处置。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对当事人涉嫌虚假宣传、刷单等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对制作假证等违法线索移送相关部门。
极力标榜“非遗传承人”“千年苗方”“专供颈椎问题”,在各大电商平台热销的“苗古金贴”,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精心骗局:所谓“苗古金贴非遗传承人”称号,实际上是由一家名为“北京炎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企业颁发,而类似的证书,在一些中介机构,只需花2500元,“提供手机号、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就能包办包成”;所谓的“苗古金贴”,实由第三方代工厂贴牌生产,“如果从5000盒起做,(出厂价)可以做到一盒2.5元”;就连所谓的在视频中露脸的“非遗传承人”,也都是AI生成……
从前电视上有真人假扮“神医”,“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兜售假药;现在通过AI技术就能生成“假非遗传承人”为产品代言。不得不说,这样的技术“赋能”,让“假神医”被更多复制,也更让人防不胜防。媒体成功“打假”后,相关企业和涉案人即被立案调查,这显示了舆论监督的力量。但要有效遏制这一现象,显然不能仅指望于个案式的纠偏。
应该看到,这类“神医”骗局,有着明显的产业化特征。从利用AI打造“神医”形象,到购买相关证件来背书,并寻找第三方贴牌工厂生产相关产品,再到网络上的视频传播和销售,分工环环相扣。尽管事后来看,有人发现,这些视频和照片本身非常拙劣,如记者发现照片中的人物表情僵硬、光线不自然,尤其是存在AI生成人物常见的典型缺陷——手部异常,但还是不能低估这套模式对于中老年人等目标群体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如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涉事网店,发现部分店铺销量显示“已拼500万+件”“已售60万+”等数据,这足以证明其成功俘获了一大批消费者。因此,对这类骗局的危害性不可低估,也绝不能把“辨真假”的责任完全推给消费者。
事实上,这一模式在今天能够如此轻易得逞,并非完全源自规范的缺失。如AI生成内容必须强制标识的规定早就有之,这样的AI生成“神医”却依然能够大行其道,平台方面是否履行了基本的把关监督责任,显然值得追问。而这类标榜“非遗传承人”的网店产品满天飞,从常识判断,平台方面也理应加强入口的资质审核,压缩浑水摸鱼、乘虚而入的空间。此外,对那些给钱就能办“非遗传承人”证书的机构,也该加强常态化的打击治理。要知道,任由这类打着“非遗”幌子的“生意”招摇撞骗,不仅是在给消费者挖坑,也是在抹黑真正的非遗技术。
就在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部署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其中明确,将严查“神医”“神药”“人工智能冒充专家”等多类违法广告。“假非遗”加上AI生成的“假传承人”,经过一系列的虚假包装,产品竟然可以在各大电商平台大肆销售,为相关整治的必要性,添加了一个现实注脚。但是,要让这类“神医”骗局无处遁形,不仅仅是广告市场需要净化,相关联的各个环节的监管都应守土有责。(朱昌俊)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
- “AI生成假神医”被立案调查,为谁敲响警钟
-
点击:0 | 2025-04-27 18:26:00
-
- 理想汽车称希望三年内跻身纯电第一梯队
-
点击:0 | 2025-04-27 17:40:00
-
- “小而精”圈粉全球采购商,广交会穗企展现硬核竞争力
-
点击:0 | 2025-04-25 22:25:00
-
- 送餐哪家强?外卖平台现“三国杀” 叫板美团和饿了么,京东进军外卖市场
-
点击:0 | 2025-04-25 09:34:00
-
- 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平台上线了!
-
点击:0 | 2025-04-24 1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