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
来源:海南特区报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在孕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对母婴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一环。本文为大众科普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一、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
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通常包括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等,有时还会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不适感。
1.血压升高:孕妇在产检时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尤其是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应引起高度重视。
2.水肿:妊娠期高血压会导致孕妇体内液体潴留,常表现为下肢、脚踝等部位的水肿,严重时可能蔓延至全身。
3.蛋白尿:血压升高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蛋白质随尿液排出,形成蛋白尿。孕妇在产检时应进行尿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蛋白尿。
4.其他症状:部分孕妇还会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血压升高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有关。
二、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同时加强产检监测。
1.合理饮食:孕妇应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2.适当运动:孕妇在孕期应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有助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加强产检:孕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产检,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尿常规等。通过产检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结语: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在孕期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种疾病。了解其症状,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孕妇应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加强产检,确保母婴安全。同时,家属也应给予孕妇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通过科学预防和管理,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陈秋霞)
-
- 喝水后4个异常,可能是肾发出的“求救信号”!
-
点击:0 | 2025-04-13 14:21:00
-
- 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
-
点击:0 | 2025-04-11 00:11:00
-
- “健康起点”护航新生,点亮母婴“希望未来”
-
点击:0 | 2025-04-09 12:54:00
-
- 28岁女歌手确诊,竟是因为它!很多人爱喝
-
点击:0 | 2025-04-09 09:05:00
-
- 西安市红会医院走进校园开展结核病防治科普讲座活动
-
点击:0 | 2025-04-0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