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同资本董事长邵俊:SaaS迎新机 企业“走出去”正当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0:38:00    

《科创板日报》4月17日讯(记者 陈美)4月12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六期聚焦“跨界融合,领航未来:资本赋能多领域创新生态”顺利举办,德同(上海)私募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俊就AI企业应用投资、SaaS行业发展及关税影响等议题分享了见解。

中国SaaS行业的困境与新特点

自2018年移动互联网To C领域增速放缓,企业服务领域备受关注,却发展不佳。邵俊指出,中国SaaS行业销售费用高、获客成本高、复购率低,根源在于复杂工业过程服务能力与第一代企业家经验主义的冲突。过去,产业细分发达,但企业多由第一代企业家掌控,他们重经验、轻管理,将SaaS作为点缀,阻碍了行业发展。

如今,邵俊认为AI企业应用与过去SaaS时代有本质区别,在产品属性、交付导向和商业模式上呈现新特点。产品属性上,SaaS为管理工具,AI能提供数字员工,可承担复杂任务、降低成本。交付导向上,从侧重过程管理变为直接交付结果,契合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商业模式方面,摒弃照搬美国的订阅式,采用依结果收费、按价值或成本节省分成的模式,深受中国企业家青睐。

SaaS企业应构建护城河

面对SaaS行业新机遇,邵俊指出企业构建护城河的策略:首先,模型效果是关键,通过底座大模型与行业、企业高质量数据集结合,训练出适配特定领域的“垂类专业模型”。企业要有吃苦精神,要从基础做起。

其次在商业模式上,提供数字员工比传统SaaS仅提供工具更具价值。德同资本看好AI在人力资源、医疗、具身智能及AI+传统产业的应用,如Mercor和国内蓝领招聘中的AI应用,联影智能在医疗影像的成果,以及TOMRA和江西企业借助AI提升农业效率等。

未来,邵俊表示,公司投资方向为“ALL IN AI”,关注AI全链条;“AI FOR ALL”,通过AI提升各行业效率。

关税影响与企业发展方向

针对关税扰动市场,在名为《资本聚变场:解码创新生态的跨界共振》的行业对话中,邵俊认为中美对抗呈长期态势。中国提出“双循环”,强调以国内市场为主,创业企业和投资机构应重视本土市场。内需消费关乎国计民生,但以往重视不足,巨大的内需市场是抵御外部冲击的有力支撑,拉动内需可支持硬科技发展。

同时,企业仍需“走出去”。“双循环”以国内为主,但又不能完全仅依赖国内。如今“走出去”方式更复杂,企业需实现海外本土化。投资机构应适应变化,人民币基金不能只投资国内企业,要培养陪伴能力甚至引领企业出海。可借鉴日本经验,利用高汇率在海外建立产业能力。未来,我们在重视GDP的同时,也应关注GMP(中国企业在海外创造的产值产能)。

邵俊呼吁地方政府支持企业出海,虽然短期内企业出海可能导致税基和产能转移,但如果让企业困于国内将使未来的挑战更大。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