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丨再现千年“古法放水”!都江堰放水节启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1:02:00    

川观新闻记者 陈昊 成都观察 杨柳 文、图、视频

“砍杩槎,放水!”随着主祭官一声令下,精壮汉子挥动利斧,杩槎开处,一江春水流向广袤的成都平原及周边丘陵地区。4月4日上午,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以“天府好水润天府”为主题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启幕。

放水大典现场。

放水大典现场。

今年是都江堰建堰2281周年,都江堰之所以能持续造福天府之国,关键在于它延续至今的严格岁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节,人们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明正逢春耕农忙时节,内江灌区需水灌溉,于是便在渠首处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然后砍开拦河杩槎,放水流入灌渠。今年都江堰放水节的放水大典,完整再现两千多年前的围堰、截流、祭祀、放水等“古法放水”历史场景。

砍杩槎。

“今年的都江堰放水节通过‘放水大典’、‘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消费展销促进活动、‘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文化旅游展演推广活动三大主板块,展现都江堰千年水利智慧与文旅融合新活力,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文化盛宴。”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期间,智能机器主持人、AI“对话历代堰工”等科技互动开启文旅新体验。同时,“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消费展销促进活动将汇聚成都、乐山、德阳等8市非遗技艺与特色产品,集中展示灌区优质农产品。除主体活动外,都江堰市还将举行民俗展演、国漫cosplay巡游互动等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放水大典现场。

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不仅是四川省的重要民俗节庆活动,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量级名片。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都江堰以此为契机,创新将都江堰放水节与泰国宋干节深度融合,共同庆祝,今后将成为永久性的双节推广活动。

泰国宋干节,也称泼水节,是泰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期间,人们以互相泼水的方式表达迎新祝福。2023年12月,泰国宋干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自泰国的游客鲁芬在放水大典现场看到“打水头”环节时格外激动:“泰国宋干节也是以水为载体,但都江堰放水节将水利工程与民俗结合,这让我在表达祝福的同时,更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对话。”

放水节的举行,也意味着今年都江堰灌区春灌全面展开。

放水大典现场。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从去年的1154.8万亩增至1164.7万亩,灌溉面积稳居全国大型灌区第一位。“目前,全灌区蓄水量达12亿立方米,并构建起立体化春灌水源保障体系,春灌用水水源较充足,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都江堰灌区首次实现向内江市资中县供水,其覆盖范围由去年的7市40县(市、区)增加到8市41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