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先锋》系列报道(一):科技攻关显担当
荆州新闻网消息:旗帜引领,先锋担当。在荆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一批党员先锋将信仰熔铸于行动:他们攀登高峰,攻坚克难“卡脖子”问题,架产业金桥赋能经济主战场,育时代栋梁夯实人才根基。荆州新闻联播推出三集系列报道《高校党员先锋》,记录共产党员在高校科教一线的硬核答卷。今天播出第一集,聚焦荆州高校的七位“党员先锋”,看他们如何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长江大学教授杨文星是量子光学专家,他已深耕微纳光子学领域21年,带领团队建立的微纳结构半经典理论框架,为超灵敏传感器研发打开新路径。共发表论文160多篇,被引用超7100次。杨文星教授与企业合作攻关的红外截止滤光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使合作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超20%,年销售额达8亿片。当量子理论邂逅产业需求,便迸发出亿元级效益。
在湖北中医药高专,李丽用“党建+科研”双引擎驱动创新。她带领党员科研团队一年内立项8项市厅级课题,2项专利直击基层医疗痛点。针对乡镇卫生院设备操作难题,她研发的实用新型专利简化流程、提升效率30%,已在荆州多所基层医院推广;牵头完成的“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政府咨询报告,成为湖北大健康产业决策的重要参考。这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支部书记,让党旗在科技惠民一线高高飘扬。
荆州高校党员发挥率带作用,他们以钉“钉子”的精神,在基础研究深水区,用原始创新夯实强国根基;在产业转型第一线,把成果转化为生产线上的竞争力;在民生需求最前沿,用科技之光照亮百姓生活。
长江大学教授郑双进,研发固井监测系统,30多项专利填补行业空白;方正武教授培育抗赤霉病小麦,破解湖北弱筋小麦“卡脖子”困境;郜卫华副教授研制虾苗微颗粒饲料,使江汉平原特种淡水鱼苗成活率提升了20%。
荆州高校广大党员在各自赛道奔跑,共同诠释着共产党员“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精神基因。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朱锐助力“荆州智造”,破解企业技术堵点;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苏朱勇革新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线关键技术难题,加工效率提升40%。
七位党员先锋的故事,正是荆州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科技攻关的生动缩影。从量子实验室的微光,到麦浪翻滚的田野;从油气钻探的数据流,到乡村振兴的生产线,荆州高校党员以科技报国为笔,以先锋担当为墨,正书写着新时代的科技攻关答卷。
编辑: 袁超伟
-
- 《高校党员先锋》系列报道(一):科技攻关显担当
-
点击:0 | 2025-07-01 20:23:00
-
- 4位厅干履新,2位女干部
-
点击:0 | 2025-06-30 13:03:00
-
- 鄂尔多斯各地科技活动周活动精彩纷呈→
-
点击:0 | 2025-06-29 01:16:00
-
- 知名高校云集!烟台2025年高考招生咨询会火爆开幕!
-
点击:0 | 2025-06-27 12:36:00
-
- 探访中国首个基本农田保护区监利:守好“饭碗田”
-
点击:0 | 2025-06-26 08: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