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法是什么意思
主观法是指 属于主体的并需要通过主体的活动而实现的合法权利。它通常以人定法为主要法律规范,是西方法学概念。主观法赋予个人以请求权,国家必须依据个人请求作为或不作为。
具体来说,主观法与客观法的区别在于:
客观法:
也被称作“法外之法”,通常以自然法为基础,是社会普遍道德准则的表现。客观法并不依个人的主观意志和行为而客观存在。
主观法:
也可以被理解为“法内之法”,通常以人定法为主要法律规范,是西方法学概念。主观法赋予个人以请求权,国家必须依据个人请求作为或不作为。
总结:
客观法是客观存在的法律规范,不依赖于个人的意志和行为。
主观法是个人通过其活动可以请求国家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基于人定法。
这种区分有助于理解法律规范的不同来源和作用方式,在法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
- 新龙江新故事丨用法槌敲响文物守护强音
-
点击:0 | 2025-04-14 10:19:00
-
- 第82集团军某旅多措并举加强法治军营建设,培塑官兵法治思维
-
点击:0 | 2025-04-01 09:44:00
-
- 徐汇检察推出三年行动方案,服务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点击:0 | 2025-03-31 19:08:00
-
- 喂屎可以判刑多久
-
点击:100 | 2025-01-18 03:01:30
-
- 拿到鉴定后多久赔钱
-
点击:100 | 2025-01-17 1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