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逃逸怎么判定
事故逃逸的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判定标准如下: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逃避法律追究
交通事故当事人不按规定立即停车或保护现场,而是选择逃离现场,以逃避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行政处罚或刑事追责。
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或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逃离现场的行为
逃离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且在事故处理机关首次处理前。
逃离行为的主观动机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非其他合理原因,如紧急医疗救助或报警。
总结:
事故逃逸的判定主要围绕当事人是否明知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以及是否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即可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此外,即使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履行相关法定义务并离开医院,也属于逃逸行为。
建议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并协助救助伤者,以遵守法律规定并避免被认定为逃逸。
-
- 辽宁省曝光10起旅游市场典型案例!
-
点击:0 | 2025-07-08 09:11:00
-
- “长沙很潮·长治很爽”——长治文旅推介会在长沙圆满举行
-
点击:0 | 2025-07-06 14:32:00
-
- 宋某被除名,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
点击:0 | 2025-07-04 12:44:00
-
- 南明区青云市集燃气突发事故应急演练开展
-
点击:0 | 2025-06-30 11:33:00
-
- 以练促防!江门水利开展应急演练及今年第三季度安全会议
-
点击:0 | 2025-06-28 0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