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不能遗体捐献(关于人体器官捐献,你了解多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4 10:46:37    


你是否了解生命的延续过程?

当亲人离开世界

你希望亲人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世上吗?

也许,我们无法预知生命之旅如何结束

但在生命走向终点前

我们可以选择器官捐献

为他人的新生带去希望

让生命之花继续绽放

人体器官捐献概况

截至2024年02月29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志愿网数据显示登记人数超668万人,实现捐献例数超5万例,捐献器官个数超15万个

据统计,我国每年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约2万台,有近14万需要移植的患者在器官分配系统中排队等候,而有器官移植需求的患者更是超过百万人。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器官捐献数量的国家,但供需比仅为1:30。

我国自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成立以来,随着人体器官捐献宣传的持续普及,人民群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已有数万患者通过人体器官移植重获新生,从而挽救了数以万计濒临崩溃的家庭。


什么是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达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那么目前器官捐献有哪些途径呢?


根据2023年10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我国目前的捐献途径主要有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和亲属活体捐献两种,非亲属间的活体捐献在我国是被禁止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分三类:

1.脑死亡器官捐献;

2.心死亡器官捐献;

3.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

其中“脑死亡器官捐献”必须由脑死亡判定专家,按照最新脑死亡标准判定为脑死亡才能捐献。


什么是脑死亡?


脑死亡是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地丧失。脑死亡诊断标准(成人)如下:

1.先决条件:包括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2.临床判定标准: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和无自主呼吸,三项全部具备。

3.确认试验脑电图呈电静息,经颅脑多普勒呈脑死亡波形和体感诱发电位波形消失。此三项需有两项达标

依靠现代医学科技(如ECMO等)所能维持的残存心跳及部分生命表征,不代表生命继续存在。


那么脑死亡跟植物人有什么区别呢?植物人可以进行器官捐献吗?


对于大众而言,“植物人”和“脑死亡”确实是一对容易被混淆的概念。“植物人”即“植物状态”,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的环境完全缺乏意识,但他们还存在部分觉醒状态。植物人还存在吸吮、咀嚼等原始反射以及自发性睁眼等基本反射。

关键区别:是否存在自主呼吸。植物人存在自主呼吸,而脑死亡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要依靠呼吸机来维持生命表征。因此,植物状态是不会被考虑为合适的捐献器官者。


通过施与受登记成为人体器官志愿者,最终一定会实现捐献吗?


完成施与受信息登记后,这仅仅只是表明我们生前有器官捐献的意愿,最终是否能实现器官捐献,是要等到生命离开时,通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包括是否符合脑死亡标准、器官功能等,且需要征求直系亲属的共同同意,方可实施捐献。


生前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一旦遇上意外,医务人员是否会放弃救我?


拯救生命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天职。哪怕患者只有一线希望,医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救治。而器官捐献只有等所有抢救措施都失败,医护人员与患者亲属开始讨论死亡时,才会被提出。

所以表达过器官捐献的意愿绝对不会影响到应有的救死扶伤的医疗宗旨和服务。只有患者被医生证实符合脑死亡后,才会考虑是否适合捐献器官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枞阳报社)为枞阳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枞阳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所运营的媒体平台有《铜陵日报•枞阳新闻》、枞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枞阳在线”、“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抖音号,枞阳在线视频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部分来源于网络的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