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变暑假乐园

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少儿舞蹈班。胡梦杰 摄

少儿主持班老师指导学生朗诵诗词。胡梦杰 摄

利用待课时间上书法课的家长们。胡梦杰 摄
“爸爸下午上班前把我送过来,下班后来接我回家,我喜欢在这里跟大家一起玩。”9岁的陈思涵和小伙伴们身着亮色舞蹈服,在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的舞蹈班里,跟随老师学习盘腿坐、后蹬脚,动作整齐划一。
暑假来临,湛江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段。主持人班、舞蹈班、国画班、钢琴班……丰富多彩的公益艺术课堂,不仅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缤纷色彩,更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的子女暑期看护难题。
近年来,湛江市文化馆深耕基层美育,着力在暑假等节点开设舞蹈形体、乐器演奏、口才演说等公益课程,精心打造“大家学堂”“红色课堂”等公益品牌,以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点亮青少年艺术梦想,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家长安心托付的温馨家园。
●胡梦杰
多元课程
有效缓解托管难题
上午9时,霞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内,少儿主持班老师白旭丽早早开始忙碌:搬凳子、开空调、预写板书……“大家挺胸抬头,目光坚定,上台做个自我介绍吧!”在她的引导下,课堂气氛迅速活跃。“少儿主持班重在培养勇气、自信和表达力,很受欢迎。课程结合初一课本诗词朗诵,还能帮孩子打基础。”一堂课结束,白老师口干舌燥,拿起水杯一饮而尽。
每年春、秋季及暑假,霞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都面向辖区青少年开设免费文化艺术培训。为普惠更多市民,中心实行“两年内不重复报名”制度,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参与;同时明确“进城农民工、环卫工子女优先录取”原则,体现社会关怀的温度。课程设置也非一成不变,根据学生报名热度、家长反馈意见以及社会文化发展潮流,中心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并严格遴选师资,确保课程质量在公益性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盛夏时节,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同样人气十足。八楼走廊,悠扬乐声飘扬。801舞蹈室,十余名小女孩在老师龙海飞的带领下,随音乐俯身、抬臂,动作流畅优美,韵律感十足。少儿街舞、洪拳、硬笔书法、拉丁舞等班同样精彩纷呈。
“赤坎区‘大家学堂’暑期班报名火爆,链接上午发布,下午即告满员。”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管理负责人梁思丽介绍,该区公益班自2014年开办,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如今,赤坎已形成“大家舞台”“大家学堂”“大家展馆”三大文化品牌,赢得良好口碑。
完善设施
打造亲子共学空间
孩子上课间隙,家长如何安排?霞山与赤坎给出了不同方案。
走进霞山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二楼,眼前豁然展现出一方规整雅致的阅读休憩空间,凉爽的空调,舒适的桌椅,上千本图书陈列其中,环境惬意舒适。家长们在等待孩子的间隙,也能悠然沉浸于书海之中,与孩子一同畅享文化时光。
“这里的设备非常完善,各教室间设有隔音墙,还有宽敞的家长休息区,这在许多收费的私人机构中都难以见到。工作人员服务也热情周到,让人倍感温馨。”林女士的一双儿女分别报名了主持人班和啦啦操班,她对中心的安排赞不绝口:“这里的课程安排灵活多变,既考虑了孩子们的学习需求,也兼顾了家长的时间安排,孩子们能免费接触多样艺术课程,机会十分难得。”
赤坎区则另辟蹊径,创新性地推出了“亲子共学”模式,将中国舞、书法、声乐三个成人班纳入暑期课程,巧妙地将家长的“待课时间”转化为学习时间。“孩子上课时,家长也可以上课。”梁思丽笑着说,“此外,每周二至五开放图书馆供家长学习休憩;闭馆日则开放空教室待课。”
软实力的同步提升,是湛江暑期公益班的又一亮点。今年,湛江启用新报名系统,支持候补名单顺序递补,有效避免重复报名及不符合条件者占位,确保资源充分利用,严格筛选机制保障了招生效率与质量。
“各班级均建立微信群,老师课后及时上传学生学习进度及图片,向家长反馈。”梁思丽说:“老师们认真负责,布置家庭作业,教学效果与责任感不输商业培训班,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认可。”
社会联动
保障公益质量
暑期公益培训班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师资力量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是核心保障。湛江市探索出一条“市级统筹+区级联动+社会协同”的多元化师资供给路径:市文化馆选派涵盖舞蹈、书法、音乐等门类的艺术骨干下沉各区;同时吸纳具备专业资质的馆内人员及社会机构教师。
在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街舞教室,来自NC街舞社的Ace老师通过变换曲速,训练孩子们的节奏感和动作熟练度。“学员的年龄在六到十岁之间,学习能力非常强,上课时氛围活跃,看得出他们是真的喜欢街舞。”Ace老师欣慰地表示:“政府推动这类公益课堂意义重大,能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街舞文化。作为从业者,我感到非常荣幸。”
多年来,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与恩希街舞、星悦时代教育城等社会培训机构深入合作,平台与资源互补。“这些机构常协助我们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免费派遣艺术老师支持暑期公益班。今年,泽曦书画培训中心也加入进来,开设了公益书法课程。”梁思丽介绍,许多授课教师具备高职称和丰富获奖经历,专业实力雄厚,确保暑期班教学质量不因免费而打折。
暑期班具有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特点,相较于商业机构,公益培训班更注重激发兴趣与感受文化氛围。“未来,我们将探索与社会优质机构共建公益联盟,引入更多特色课程,让低收入家庭孩子同样享受优质艺术培训。”湛江市文化馆培训部主任罗晴展望道。
-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手艺人到受益人
-
点击:0 | 2025-07-25 09:04:00
-
- “低门槛”“高薪资”?暑期兼职送外卖须警惕落入陷阱
-
点击:0 | 2025-07-25 07:38:00
-
- 文化空间变暑假乐园
-
点击:0 | 2025-07-24 08:12:00
-
- 石榴籽服务站让优质服务“邻”距离
-
点击:0 | 2025-07-23 10:23:00
-
- 报名中!8月17日开赛!
-
点击:0 | 2025-07-23 0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