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火把节集章地图③|假期已到账,立马开启游玩模式~

编者按:
小暑刚过,意味着离火把节又近了一步。彝族千年的古韵,到处都留下了火把的痕迹。这个夏天,注定是徜徉水与火海洋的季节,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境内的三潭瀑布景区,被称为“西南第一高瀑”,是火把节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除了可以探秘峡谷深处的瀑布奇观、体验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与动人心魄的娱乐项目、还可以慢享云巅小院的舒适惬意,深度探寻自然之美。快来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集章打卡,在自然珍宝中,探寻古老的彝韵回响~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打卡第三站:开启假期 收集欢笑
走进大姚县三潭瀑布景区,全程200米的登山魔毯,宛如一条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云端传送带”,魔毯缓缓上行的 8 分钟里,可以尽情放松身心,将周遭美景尽收眼底。

登山魔毯不够刺激?这里还有飞拉达攀岩——堪称解锁垂直世界的“宝藏玩法”,即使是毫无经验的新手也能轻松驾驭。沿着山体搭建的钢扶手、脚踏板,穿戴好专业安全装备,化身“峭壁上的舞者”,在垂直的岩壁间穿梭。

乘坐特制的橡皮艇,缓缓驶入晶莹剔透的玻璃滑道。滑道沿着山势蜿蜒而下,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当橡皮艇冲出玻璃滑道,顺势滑入天然河道,水流变得更加湍急,橡皮艇在波涛中上下起伏、左右摇晃,仿佛在与浪花嬉戏。

这里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只有最纯粹的快乐。专为亲子打造的童话水寨充满童趣,卡通造型的喷水设施、迷你滑梯、趣味水枪,让孩子在水中嬉戏玩耍,家长也能参与其中,共度欢乐亲子时光。这里水花四溅、笑声飞扬,处处洋溢着夏日的激情与活力。
延伸拓展:
彝绣,是彝族民间传统刺绣工艺,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8 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绣以彩色丝线、棉线为材料,在服饰、挂毯等织物上绣出精美图案,常见技法有平绣、挑花、打籽绣等,不同绣法让图案呈现出多样质感。
图案是彝绣的灵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等元素,都被赋予特殊含义,如马缨花象征吉祥幸福,火纹寓意驱邪避灾,寄托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彝绣不仅是服饰装饰,更是文化载体,不同支系的彝绣在色彩、图案和针法上各有特色,宛如一部穿在身上的“民族史书”。如今,彝绣通过创新设计与现代时尚结合,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成为展现彝族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
策划:王琳 陈卓
文案:杨子双
长图制作:罗清元(实习生)
海报设计:段孝钊 王琳
联合制作:大姚县融媒体中心

-
- 大姚火把节集章地图③|假期已到账,立马开启游玩模式~
-
点击:0 | 2025-07-12 09:03:00
-
- 诗歌:不仅记录历史,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四川日报连版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第八十七期
-
点击:0 | 2025-06-27 08:31:00
-
- 记者走基层|“水果病房”:“微创新”背后的温情
-
点击:0 | 2025-06-11 08:20:00
-
- 出悬崖记——大凉山悬崖村搬迁五年间
-
点击:0 | 2025-05-11 23:20:00
-
- 互助:“五一”民俗特色体验受热捧
-
点击:0 | 2025-05-04 0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