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爽到飞起的采耳,实际却在危害年轻人的耳朵
不知道何时起采耳成为了人们休闲放松的新方式,街边上除了日益增加的植发店,还多了不少采耳店,连网络上关于采耳的宣传也渐渐多了起来。
原因是现在的某些养生场所里,足疗技师和采耳技师是同一人。这意味着刚刚做完足疗的技师,可能没有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接着拿起采耳工具进行采耳项目。
过程中很容易使手部接触到脚部真菌,再通过采耳传染到顾客耳朵里。
采耳其实是一个专业术语,民间通常都叫“掏耳朵”,是古时候从川蜀地区流行起来的。
最开始干这活的是剃头师傅,没想到吧?Tony老师不仅会剪头发、刮胡子,甚至还会掏耳朵。
首先,这则新闻本身就不够严谨。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其实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脚气≠脚气病
大家常说的“脚气”,其实是一种皮肤真菌传染病,称为脚癣或足癣。医学上通常将脚癣分三型:浸渍糜烂性、水疱型、鳞屑角化型。
因为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传染率也非常高。如果用手反复搔抓,脚上的真菌可能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手癣、体癣、股癣等。
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鞋、袜,特别是共用洗脚盆、擦脚毛巾、拖鞋等。
大部分脚癣患者仅需要外用药治疗便可治愈,但不同的脚气类型用药也有所不同。
可很多人却认为脚癣不能治愈,这是因为处理上存在一些误区。
治疗脚癣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见好就收!
真菌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几次用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但真菌未完全杀死,所以至少需坚持4周左右持续用药。
误区二:治疗都一视同仁!
上面提到,脚气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对于不一样类型的脚癣,或脚癣的不同阶段,通常都会使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治疗。
如含水杨酸的药物适用于角质型的脚癣,而后期角质剥脱后宜使用抗真菌软膏。
误区三:只把药物涂抹在患部!
脚癣为真菌感染,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所以治疗时一定要与身上其他癣菌病一同治疗。
同时,在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两点:治疗脚癣不能单纯使用激素类软膏;有灰指甲的患者,需同时把灰指甲治好。
所以,如果抠脚后没有注意卫生消毒的话,确实会出现耳朵传染“脚气”的可能,可以外用抗真菌药,比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或萘替芬酮康唑等等。
采耳需谨慎
在这里也不建议大家轻易地去尝试采耳,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对耳朵造成一定的损伤,轻则耳内感染,重则耳膜破裂,还有可能会丧失听力。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由耳道软骨部皮肤内的耵聍腺分泌出来的淡黄色液体。其实耵聍是可以通过我们平常的咀嚼食物、说话、咳嗽等行为慢慢地由内而外自动脱落的。
但有些“油耳多”的朋友们可能就忍不住了,感觉一天不掏耳朵就不舒服,真的控制不住寄几!怎么样都要在耳朵上掏上一会儿才舒服。
这时候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手法。建议用细一点的棉签在耳廓周围、耳道内轻柔地清理,注意不要把棉签伸到太里面了。
还有!清理前别忘了注意手部的卫生,不然有可能会“上头”。
假如实在有耵聍结块严重,迟迟无法脱落,那就要去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啦,医生会通过一系列专业且安全的操作帮你去除,包你一次性爽个够!